
7月10日,“2025年南海區氫能產業下半年工作推進暨丹灶鎮增資擴產現場會”在中新氫能丹灶赤坎站項目地塊隆重舉行。全國首座 “光電氫油” 綜合能源母站項目——中新氫能丹灶赤坎“光電氫油”綜合能源母站于當天啟動建設。現場還發布了《南海區促進加氫站建設運營及氫能源車輛運行扶持辦法》,對2025年下半年南海區氫能產業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為氫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中新氫能丹灶赤坎“光電氫油”綜合能源母站是南海區的重點氫能項目——中新氫能珠三角一期智慧綜合能源站項目的首發站點,標志著氫能基礎設施從單一功能向“多能互補”的跨越式升級。該站點是集制氫、加氫、加油、光伏、儲能、充電于一體的大型綜合能源供給示范項目,位于丹灶鎮聯通桂城街道的高流量主干道,距離仙湖氫谷僅750米。該站氫氣產量達3000Nm3/h,投運后預計年減碳量可達1.01萬噸。
中新氫能后續將建設多座制氫加氫加油充電綜合能源母站,主要分布于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獅山鎮、西樵鎮、里水鎮、桂城街道,禪城區南莊鎮、順德區杏壇鎮及廣州、東莞、中山等地,將以南海為核心,輻射珠三角,成為廣湛氫能高速項目的關鍵布局。
2025年上半年,南海氫能產業以“場景驅動”為遵循,取得階段性成效。下半年,針對南海氫能產業特點,結合遇到的困難與瓶頸,南海計劃從保障氨氫供給、完善基礎設施、產業補鏈強鏈、應用場景拓展,以及進一步提升行業影響力5大維度13大重點事項著手,全力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其中,在完善基礎設施方面,南海區計劃優化完善加氫站點布局,將以全區186座加油站為基底,全面構建完善科學的全區加氫網絡。此外,南海今年全力推動投放1000輛氫能車,落實“以電促氫”戰略,加快氫能兩輪車的投放。
活動當天,《佛山市南海區促進加氫站建設運營及氫能源車輛運行扶持辦法》正式發布。該辦法聚焦基礎設施完善、氫氣降本和終端應用推廣三大核心領域,以普惠性政策體系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全周期支持。南海區將對符合要求的加氫站給予建設補貼,加快織密加氫基礎設施網絡;將通過精準補貼引導氫氣價格下調,激活市場需求;將對符合條件的氫能源車輛按照實際運行里程給予補貼,加速氫能源車輛的商業化進程等。
在南海區“場景驅動”政策的強支撐下,中新氫能與佛山市南海瀚和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全國首家氫能公務車持車平臺,創新打造政務先行的氫車推廣模式,旨在以政務領域為突破口,帶動氫能車輛在更廣泛領域的普及應用。隨著首批超過百輛氫能公務車的成功投放,該平臺正式宣告啟用。
活動期間,中新氫能與多家龍頭企業簽署了五大合作協議:
● 與南海控股瀚和公司簽署《氫能公務車持車平臺合資協議》,共同創建全國首家氫能公務車持車平臺;
● 與南海控股聯達公司簽署《綜合能源站和制氫項目合資協議》,成立綜合能源母站投資、建設、運營平臺;
● 與北京國資委下屬企業天海氫能簽署《車載供氫系統合作框架協議》,成立車載供氫系統研發、生產、銷售平臺;
● 與中建八局華南公司簽訂500臺氫能工程車輛推廣合作協議,在佛山區域大型工程場景推廣氫能工程車輛;
● 與廣東清能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恩澤(廣東)氫能源有限公司簽署《綜合能源站制氫設備供應合作協議》。